幾年前在東京住過share house,要好的朋友都是在那個地方混熟的。回到香港之後,也好奇過香港的共居公寓長怎樣,但發現選擇不多,而且提倡國際交流,住客來自世界各地的住宿也不多。倒是最近試住了一間新開的出租公寓,才發現原來香港的共居公寓可以那般寬敞及舒服。
雖然我常常會到大角咀,但從未留意過原來這幢建築。位置於晏架街 Anchor street,因此他們也稱作Weave On Anchor。建築外牆的壁畫應該是最具象徵性,牆上盡是充滿香港特色的景致,例如熱奶茶、的士、車仔麵等等,相信對於外國人來說感覺更特別。
踏進大堂,首先映入眼簾而且最吸引眼球的是10米x5米的畫作,由一位日本藝術家所繪畫。圖中的錨原來也有意思,co living space位於Anchor Street,因此便畫了Anchor的中文「錨」的圖案。
一樓是公共空間,由於和地下那層打通了,再加上落地玻璃,因此更具空間感。它完全顛覆了我對共居公寓的認知,因為Shared space實在太大,也非常舒服,如果人不多的話,也是一個能靜靜地工作的好地方。
一邊是living room,另一邊是dining table,在廚房旁邊,是一個住客聚集一起的好地方。
之前住share house的時候,其中最喜歡的就是和其他住客一起煮飯吃飯的時光,這一張長台讓人聚在一起時更顯得溫暖。
三樓是terrace。這個露台超級棒,非常寬闊,舉辦大party也絕對不是問題。如果我住在這裡,相信會常來這露台沖沖咖啡,甚至是做運動。
除了以上公共設施,weave還有洗衣房、yoga studio、gym,予人感兜乾淨整齊。(洗衣房更設有一部街機!!!!)
廚房的設備也極新,值得一提的是擁有四部焗爐及一台製冰機。
到了房間的部分,Weave on Anchor有四種房型,分別為private twin、studio single、studio queen及studio luxe,房間裡均有書桌、座椅、電視、雪櫃,但入住private twin的話需要共用浴室,但優點當然是便宜不少。
我今次試住了19樓適合1-2人居住的studio queen。
房間比我想像中大許多,有一張雙人床,床下全是置物空間。
房間裡有衣櫃及雪櫃。床頭像酒店一樣,置有床頭燈。
浴室也不細,一或兩個人使用空間也綽綽有餘。
翌日起床,房間照進陽光後感覺特別舒暢,不會陰陰沉沉。
雖然共住也有不便的地方,因為有很多東西要共用,但好處是它不但是一個居住的空間,更是你生活的空間,像一個小小的community一樣,讓人回家也能找到一個依靠。如果我是來香港留學或工作的外國人,或是純粹想搬出去多認識不同背景的香港人,不用agent fee這一點也很吸引。或許這次是因為自己一個人去試住,不禁讓我回想起backpack旅行時入住hostel的感覺(但當然這間住宿比hostel豪華得多),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在Shared space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者,今次也一樣,雖然只是留宿一晚,但已經很高興認識了幾位朋友,雖然很可能只是生命中的過客,但能這樣度過愉快的兩天已很不錯。特別是在不能外遊的日子,這種機會更是難能可貴。
Weave on Anchor
48 Anchor St, Tai Kok Tsui
https://www.weave-living.com/
請問洗衣房、yoga studio以及gym room是在哪一層?在同一層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