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開始你的沙發衝浪之旅?
大學畢業後,我展開了人生第一次歐遊/窮遊/背包遊/一人遊。又要慳錢,又想多去幾個地方是大部分大學生面對的問題,因此大家各適其適,尋找自己的旅行方法。而我決定了透過沙發衝浪,住進當地人的家去認識當地文化,順便節省一點住宿費。
最難忘的地方和經歷是?
最難忘的地方是伊朗,出發前大家都擔心我的安危,但實際上伊朗比起很多已發展國家的大城市更要安全。那裡的民風淳樸,對外國人友善亦很熱情,會突然請你吃東西,請你去他家,請你跟他們野餐。
最難忘的回憶,大概是坐飛機前往伊朗時,認識了一位歸國的伊朗男生。抵達伊朗後,縱然我們素昧平生,但他的家人熱情如火,主要開車載我到市中心陪我找hostel。故事發展到最後,他們更邀請我上了他家吃了一頓飯,我更留宿了一宵。陌生人帶給我的溫暖和感動,令我第一天便決定愛上伊朗。
旅行的意義,在於它能不歇止地改變我對於生活的想法。當你看過100種生活,便會發現自己一直被某個社會、某種價值觀、某種思想上的枷鎖給定型著。為何香港人所謂的成功人生會有FORMULA? 為何我的人生要被冠上成功或失敗的定義?這都是旅行迫使我反思的事。
你認為近年港人或者你身邊友人的旅行趨勢如何?
你的評價是?
食玩買一直是香港人去旅行的重點。隨便翻開旅遊雜誌、旅遊書、旅遊有關的社交媒體,必買必去必吃這類關鍵詞頻頻出現。這個大趨勢,也不難了解。畢竟我們一年的假期不及大部分外國打工仔那麼多,自然想要把最好玩的最好吃的濃縮於幾天行程內。工作已經那麼累,去旅行時當然要善待自己,吃好好的,住最好的。
但我也發現近年身邊友人對旅行有更深層次的渴求,去的地方再不只限我們最熟悉的國家,而是去探索一些較落後、較不為人知、較冷門的國家。即使同樣是去香港人熟悉的台灣、日本、韓國也好,他們開始尋找一些隱世景點、沒有香港人的景點、文化體驗等活動。所謂的享受,不再局限於物質享受,而是精神享受。漸漸,更多香港人開始嘗試窮遊、背包遊、義遊、一人旅,找尋旅行不一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