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衝浪客,沙發衝浪客。
這個筆名伴隨了我幾年,正常人對於我的筆名不明所以,曾被誤會是否很熱愛衝浪,亦有不少人以為我是台灣人(香港人叫「沙發」作「梳化」)。縱然名字的確難理解又不好念,但我仍然用了這個名行走天下,原因是不願忘掉旅行的初衷。背後是有故事的。
大學的畢業旅行,我去了非洲及歐洲幾國。47天(包所有東西)大約花了二萬多,不多也不少。能夠節省旅費的重要原因是省了不少住宿費,因為住宿方面,我都選擇了沙發衝浪,即couchsurfing。網站:https://www.couchsurfing.org
Couchsurfing(以下稱cs)是一個網上平台讓你找到當地願意接待你的host。Couch,即沙發;Couchsurfing,直譯即讓旅人寄宿在陌生人的沙發。每個人家總有張沙發,而旅人需要的,就只是一張沙發。
旅程中,我除了住過幾晚hostel外,大部分時間都住在當地人的家。我亦試過在伊朗、北京、日本、土耳其、東歐幾國cs,總共睡過十多張「沙發」,認識了十幾個不同國藉的好心人。
第一次聽到cs時,立即聯想到可怕與危險兩字,但經理解過後才知道在歐洲cs很普遍,安全與否沒人敢100%保證,不過只要小心選擇host、只要培養一點點common sense去保護自己,即使是一個女生也可以選擇cs這方法旅行。
除了經濟的考慮,cs讓我有機會認識當地人,互相交流。而且,願意做host的人大多都是旅行愛好者,或者之前旅行時曾受惠於cs,因此我跟他們的性格都很合得來,體驗他們的日常生活、聽他們的旅遊故事,也是每段旅行中最精彩的亮點。cs是建立緣份的橋樑,至今我仍有跟不少host有保持聯絡。甚至我幾年內重遊了丹麥三次,不為別的,就為見見我的host。至到有一次,當他們邀請我跟他們一起過聖誕時,我強烈的感受到,他們真的把我當作家人般看待。cs亦讓我有機會與當地人建立緣份,讓我在世界各地多了幾個「家」。
所以,為了不忘最初旅行帶給我的感動,至今我一直都沿用著這個筆名:沙發衝浪客。
丹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