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自救手冊》 讀後感:最全面的心靈自救指南

「休息一下,放下那些自我成長的書籍,深呼吸,好好地生活。」

(雖然要放下但這也是一篇好書推薦)以上這一句出於一本我很喜歡的心理學、自我成長的書籍,叫A Manual for Being Human,中文譯名叫《心靈自救手冊:將心理治療帶出治療室!臨床心理學家告訴你如何自我療癒》。當時讀到書中這句,有點如夢初醒。作者說得沒錯,有時我們需要的是適時減少努力,好好休息。與其再探索更多心理學書,我想這本書就成為分水嶺,暫時先停一停,多實踐書中教的方法,對我而言應該更有意義。

內容簡介

作者是一位擁有心理學學士、神經科學碩士和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的臨床心理學家。《心靈自救手冊》並不是一本心靈雞湯,書中不會充滿那些治癒式卻不實用的正面金句。作者擁有心理學學士、神經科學碩士和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背後都有學術研究及理論支撐。本書分為三部,第一部剖析你如何變成現在的你;第二部講情緒、現代愛情等;第三部教你一些工具及方法去善待自己,讓你從痛苦中恢復過來。

數一數今年讀過類似的書有《轉念的力量》、《冥想正念手冊》、《情緒靈敏力》、《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僧人心態》、《無,生命的最佳狀態》,而《心靈自救手冊》是綜合起來最全面、結構完整、實用、溫暖的一本書,是最佳的入門之選💯。我很喜歡作者會適時叫你休息,也會提醒你下一章會談到什麼題目,確保你有心理準備才繼續看下去。

這本書為我帶來什麼改變

拋開制約你的看法及念頭

就像之前《轉念的力量》作者所說的,令你受苦的都是你的念頭與想法,每當你陷入自己的情緒與想法時,問自己那種想法是否真實的。慢慢地,你會發現我們並不是完全地按照世界本來的面目來體驗這個世界,我們的想法並不代表世界本來的真面目。你的內心小劇場都不是真實的,但它卻「真實地」令你做出假設與預測,腦海中的劇場會引起生理反應,帶來所謂的情緒。折磨自己的人從來只有自己,解放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當你下一次再陷入一種令你痛苦的念頭時,嘗試有意識地分開想法與真實,允許情緒與想法隨風而去。

Photo by Lesly Juarez on Unsplash
Photo by Lesly Juarez on Unsplash

唯有不停練習

作者強調情緒反應並不是無法改變的。無論以前發生什麼事,你都可以對未來有所選擇。除了用察覺心念的方式去意識自己的情緒,我很喜歡書中所教的呼吸練習。我去年因為腰痛而看了不少物理治療師,但最好把我醫好的是一個教我呼吸放鬆的動態矯正教練,而書中所教的也類似動態矯正教練所教的方法。背後的原因,是因為腹式呼吸能夠剌激迷走神經(這是負責大腦戰鬥-逃跑-僵持反應的神經),並觸發休息和消化反應,所以呼吸除了能令你的肌肉放鬆,亦能令你的大腦放鬆。

Photo by Florencia Viadana on Unsplash
Photo by Florencia Viadana on Unsplash

「閱讀心理學或自我成長的書籍後卻不採取行動,就像了解一個國家的所有情況,而沒有真正去過那裡一樣。」

看完這本書後,我了解到最重要的,還是放下書後,運用書中智慧去好好呼吸、好好生活。心靈要自救,好好實踐,好好善待自己的身心靈吧。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2022 閱讀清單】從一年讀0本書到一年閱讀38本書|自我成長、身心靈及學習的好書推薦

《用數據讓客人買不停》 讀後感:建立你的思考工具,在生活中做更好的決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