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畢業到踏入社會開始工作,中間剛好空出來一段時間。
剛好拿來去旅行,剛好拿來思索未來的日子該怎樣走下去。
幸運地,這個世界上有打工換宿這回事,讓我有機會以勞力換取住宿,以及用錢也買不到的旅活經歷。
當時有一位台灣朋友介紹我可以問問看某一間位於花蓮的老房子民宿, 剛好他們也在徵小幫手,剛好我有空,剛好我符合他們的要求, 能夠留宿1個月,機緣巧合下便在花蓮住了一個月。這是我從來沒有想像過的一件事。
有些事,無論你要計劃得再好,也未必會成事;
可是有些事,你愈不去計劃,它偏偏會自然地發生。
有人問,為什麼是花蓮?為什麼不是台東?為什麼不是其他地方?
也不用想得太複雜,我純粹覺得感覺對了,便選擇前往花蓮。加上花蓮好山好水,聽說適合慢生活。對於一個從來只懂跟別人鬥快的我來說,放慢腳步生活,反而是一種學問。 況且,只要是我沒有去過的地方,我都想去感受一趟。
花蓮街頭:
接下來,讓我介紹一下我這次打工換宿的地方。
或者是因為之前做背包客的時候對自己太差了,住慣了多人房及上下舖。 沒想到作為一個小幫手,居住環境竟然那麼好。我跟管家同住一間房,這是我待了一個月的房間:
民宿的名字叫花蓮日日,位於節約街。它結合了民宿、生活小物、藝術、餐廳於一身,同時提供一個平台讓愛花蓮的人發揮,充滿著實驗性和無限的可能性,讓更多人看見花蓮、讓更多本地人看見花蓮。
一樓是商店;
二樓是餐廳、廚房及民宿接待處;
三樓以上是民宿的房間。





花蓮日日的建築是日治時代留下來的老房子。
空氣裡,你會感受到那麼一絲絲的新舊交錯的矛盾感。 裝修後的痕跡、台灣的舊式鐵窗花、懷舊的老磁磚…… 這裡既新亦舊。新,在於它的氣氛;舊,在於它的靈魂。
這一間是花蓮日日的友店:繭果子
即使大家未必有機會來花蓮打工換宿,但總有機會來花蓮小旅行。雖然花蓮日日的隔音做得不夠好(畢竟是老房子),但至少乾淨企理,有特色,舒服。在我而言,花蓮日日的早餐是民宿中讓我令下最深刻印象的早餐!
我每天起床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於早餐時段服務客人。管家每天負責做早餐,我負責弄弄咖啡、打掃等工作。這間民宿的早餐非常豐富,盡是新鮮好吃的台灣蔬果,營養滿點,讓旅客能夠健康地展開美好的一天。擺盤亦非常精緻,可見管家之用心。咖啡亦一點都不馬虎,是即磨的有機咖啡!除了咖啡還可以選擇自家泡製的紅茶、豆漿等等。
當這裡的小幫手非常幸福,因為每天都有跟客人一樣的早餐吃(所以每天早上都吃很飽才開始打掃)而沒有客人的時候,我們會出去吃台式早餐。
忙完一個早上,等客人CHECK OUT後,便開始打掃工作。換被單、洗被單、曬被單、吸塵、拖地、洗廁所等等,工作內容大概就是這樣。
大熱天時打掃一個房間,每次打掃完都必定汗流浹背,雖然辛苦,但感覺很實在。以勞力換取住宿,也是旅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我每個星期的放假時間都不一樣,主要看當天有沒有客人。即使有客人,反正只要打掃好了,接下來的時間便是自由時間。以打工換宿的生活來說,算是非常舒服和悠閒了。既然有時間探索花蓮,那我也不用急。這一個月以內,我一直都以步行的方式,腳踏實地感受花蓮的土地。
有時候,就去CAFE坐一整天, 有時候,就什麼也不做,看一整天的海。 長大了後的旅行,我總是特別珍惜一個人靜下來的時間。 因為平日生活在香港這個鬧市裡,能這樣子靜下來的機會真的不多。
在花蓮的一個月,生活步調,不知不覺經緩慢了下來。身心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花蓮和自己的「慢」與「空」。或許有人會覺得「空」等於虛無,但對於我來說,空是一種境界,放下物質,放下生活上的煩惱,放下牽掛。工作少一點,消費少一點,生活多一點。不是抗拒物質,而是學會享受非物質。均衡地過著平凡生活,重視自己的想法,才是生活中的小確幸。
感謝淳樸的花蓮,感謝花蓮日日的老闆和管家,讓我有機會感受這一切。
另外,讓我非常非常高興的是,打工換宿的時間剛好碰上了穀稻秋聲-2015富里山谷草地音樂會的時間。而民宿老闆又會駕車前往參加,又願意讓我坐順風車,我又怎麼可能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陪伴我們的還有原住民的音樂和歌聲,舞台上一塊看版都沒有,歌手的背後完完全全就是山和大自然。最純粹的風景亦是最壯觀風景,有人說花蓮好山好水,我終於懂了。原來生活的小幸福,就在空氣中,就在山谷裡。
花蓮,除了好山好水,更有好多好人好事。一個月,說長不長,想去的景點仍然很多,遺憾留下不少;但一個月說短也不短,足夠讓我對這個地方留下回憶和眷戀。如果有機會讓我重新選擇打工換宿的目的地,我還是會選擇花蓮。